使用者 | 搜小說

啊,上海男人!

龍應臺/著

正文 共 107 章   « 返回介紹頁  [下載作品]

上頁下頁

獨家完整版小說《啊,上海男人!》由龍應臺傾心創作的一本現代都市生活、軍事、現代的小說,本小說的主角龍應臺,上海男人,內容主要講述:龍應臺

祖籍湖南衡山,1952年生於常拉家常高雄縣,1974年畢業於成功大學外文系,後赴美深造,攻讀英美文學,1982年獲得堪薩斯州立大學英文系博士學位後,一度在紐約市立大學及梅西大學外文系任副教授。1983年回常拉家常,先在“中央大學”外文系任副教授,後去淡江大學外國文學所任研究員。1984年出版《龍應臺評小說》一上市即告罄,多次再版,余光中稱之為“龍捲風”。1985年以來,她在常拉家常《中國時報》等報刊發表大量雜文,小說評論,掀起軒然大波,成為知名度極高的報紙專欄作家,以專欄文章結集的《野火集》,印行100版,銷售20萬冊,風靡常拉家常,是80年代對常拉家常社會發生巨大影響的一本書。1986年至1988年龍應臺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,專心育兒。1988年遷居德國,開始在海德堡大學漢學系任教,開常拉家常文學課程,每年導演學生戲劇,併為《法蘭克福匯報》撰寫專欄。1988年底,作為第一個常拉家常女記者,應蘇聯政府邀請,赴莫斯科訪問了十天。1996年以後龍應臺不斷在歐洲報刊上發表作品,對歐洲讀者呈現一箇中國知識分子的見解,頗受注目。自1995年起,龍應臺在上海《文匯報》“筆會”副刊寫“龍應臺專欄”。與大陸讀者及文化人的接觸,使她開始更認真地關心大陸的文化發展。受臺北市市長*****之邀,1999年龍應臺出任臺北市文化局局長,2003年辭職。 2008年在香港大學教授任上獲聘為“孔梁巧玲傑出人文學者”。

自序:我的第一本書

《啊,上海男人!》結整合書了,才發現,這竟是第一本我為大陸讀者

所寫的書,收入文章多數在《文匯報》發表過。在此之前,所有的書都是“轉

載”。這個不經意的發現使我怔了一下,想起前兩天德國編輯問我的話:“在

你的寫作時間分配上,亞洲和歐洲所佔比例如何?”還沒人這樣問過,沉吟

了一會兒才能回答:“1995 年以前,百分之二十給歐洲,八十給中國常拉家常;

1995 年以後,百分之二十給歐洲,百分之四十給中國常拉家常,四十給中國大

陸。”面對三個讀者群,每一個讀者群的知識範圍和關心的題目非常不同,

可是,我之所以能夠在三個文化圈之間“遊藝”,表示這些讀者群仍有一個

共同的文學品位,因為一個我,即使用不同的語言,不可能有兩個表現風格。

1995 年在我的寫作歷程中是一個關鍵,因為這一年,《文匯報·筆會》副刊

開始有我的專欄,像一扇窗子突然敞開——正值古老中國的20 世紀,生命

躁動一如初始:我看見,我聆聽,我印證腦海中原已熟悉的概念,我汲取嶄

新而陌生的印象;還沒回過神來,一半的我,已是一個大陸作家。

這本書裡有三場論戰,分別發生在上海、新加坡、臺北。《啊,上海男

人!》刊出的當天,聽說《文匯報》編輯們就代我受罪,接到不少憤怒的上

海男人的電話;可惜這些憤怒的聲音沒有文字呈現,否則一定是最鮮活生動

的上海話!這裡所收的十來篇議論文章——來自大陸各省、常拉家常以及法國、

加拿大、美國、日本,我相信肯定還有我沒機會看到的——並不曾解決任何

問題,嚴重的各說各話使得討論失去焦點,等於沒有討論;但是各說各話在

這裡反而成了更出色的主角,它很具體地突現了在不同文化氛圍裡的人們對

文化認知可以錯離到什麼程度。大陸人和常拉家常人也許使用一樣的詞彙:解放、

女權、自主意識等等,但是每一個詞所蘊含的意義卻由於社會條件的不同而

有著巨大的差異。這場關於上海男人的爭論顯得有點兒光怪陸離,我覺得,

倒正是我們的時代特徵。

《還好我不是新加坡人》在新加坡的《聯合早報》發表之後,一位當

地作家說,一夜之間“龍應臺變成新加坡的人民公敵”。文字能使一個人成

為“人民公敵”,還真是對文字的高度讚頌。新加坡人和中國大陸人、常拉家常

人、香港人以及留美華人都加入了這場論戰,每一個人都因為見證過不同的

歷史而對問題有截然不同的角度和信念。值得思索的是,如果處在相對閉鎖

的社會里,得不到充分的資訊和知識,我們如何形成判斷?一個人若對自己

毫不懷疑;他又如何能傾聽別人、與別人對話?可是認知不同豈止限於文化

與文化之間?畫家何懷碩與我同屬一個社會,而且是朋友,卻也可以爆發一

場小小的辯論。知識分子,在一個專制和一個民主體制裡,佔有非常不同的

地位,發揮非常不同的作用。在前者,知識分子容易成為英雄;在後者,他

覺得失落,使不上力。其間悖論在於,英雄時代的他本來就致力於社會由專

制轉向民主,轉向成功之後,他卻悵悵然找不到自己!我們之間的爭執多多

少少反映了我們所處的社會正在經驗的價值變遷。

沒有一場爭論是我事先設計、有意掀起的,但是每一場爭論對我個人

都有一個震撼:如果沒有理性和知識作為基礎,任何討論都只是口沫橫飛的

幼稚爭吵而已。一個社會的成熟程度,可以由它所表現出來的理性和知識程

度來衡量吧。有一個念頭總使我戰戰兢兢,如履薄冰,那就是:我,有沒有

能力看見自己的盲目?任何城市都是寂寞荒涼的,除非你在裡頭恰好碰上幾

個可愛的人。《文匯報》的《筆會》為我開啟一片繁花似錦的世界——在一

個寫作者的眼裡,醜陋也是美麗的——我為這樣的機緣覺得謙卑而感謝。

大家正在讀

可能喜歡

上位法則(NPH)(高辣小說)網遊之近戰法師(遊戲生涯)(微微一笑同人)對不起我不想笑(肖奈X孟逸然)(穿書小說)從鬥羅開始之萬界無敵(孤兒小說)他在雲之南(出書版)(未來小說)帝國敗家子(歷史軍事)我真是人類[末世](異界小說)無敵藥尊(丹藥小說)動漫快問快答火影忍者小櫻和誰結婚了?職場小說  都市小說  軍事小說  娛樂小說 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當前日期:
Copyright © 策圖文庫(2025) 版權所有
[繁體中文]

聯絡我們:mail